如果有一天你刷朋友圈,发现玩得很好的前同事发了一个自己做副业的入账截图。
前几天,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个发生在她身上的真实故事。
朋友作为一个新时代打工人,每月还完房贷,可支配收入不多了,就想着搞点副业或者做投资,让钱生钱。这时候她看到朋友圈自己很欣赏的一个前同事发了一个副业收入的朋友圈,抑制不住就私聊问了问。
一番了解下来,说是在一个叫云梓轩的APP上面做字画竞拍。
平台会上架一些字画,然后由完成注册并约单的人进行买卖。每次买进后,平台会溢价0.3%再卖出,然后第二天会有其他买家接手,24小时本金和利润就直接回到自己卡上了。这位前同事还比较谨慎,一上来就把风险跟朋友说了,希望朋友不要冲动,量力而行。
朋友知道,平台的这种模式免不了最后会崩盘的,但是目前确实可以赚钱,所以要不要试一试?抱着这种心理朋友加入了,进入了字画竞拍的群聊,发现群里聊天像一股清流。天天有人提醒大家要在能力范围内玩,不能开小号,不能把全家人拉来玩,老公反对的坚决不给玩。
各位在分享的过程中必须向对方履行告知义务,包括公司的基本信息,拍卖的模式,li run获取的方式,操作流程,可据实向对方提供场馆真实数据(部分数据可参考本.
群每日公布的数据),同时告知参与者必须有承担风xian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必须遵从自愿参与原则,不得强迫、哄骗、提供虚假信息诱导他人参与。
至此至终保持真实分享,不忽悠,不欺骗。
另外:邀约时注意人品好,靠谱是关键。
不提倡反而劝告,这一波操作下来,让很多人都觉得这平台确实有点不一样。
按着朋友的想法,今天买,明天卖,赚上一波自己就撤。就这样,朋友不断买进卖出,即使有平台的风险提醒,也因为赌徒心理作祟,越陷越深。
而那些看上去的善意提醒,看起来更像是平台的一种“明牌策略”——我已经提醒你有风险了,是你自己甘愿冒险的。
经历了这一次,朋友才真正意识到什么叫“你看上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上的是你的本金”。像这样的字画竞拍平台不在少数,像朋友这样被骗的的玩家也不在少数。
“今天买明天卖,本利到手真实在”
“副业比工资还高,甚至是你的好几倍。”
“三部手机同时抢,陪跑是常态,抢到是意外。”
“每天5分钟,赚钱真轻松 ”
而且不仅打着副业的旗号骗年轻人和宝妈群体,还打着投资的噱头诓骗老年人养老金。
今年8月份,一位老人在网上看到一个平台拍卖古董的广告,这个平台方承诺第2天这个藏品的价格就涨5%,是非常高收益的投资。
老人看着这个快速赚取差价的机会还是心动了,投资了40多万后平台却跑路。老人的儿子报警后,警方找到这家拍卖公司,发现员工办公桌的纸上写满了他们自己注册的手机账号,也一起参加抢拍,营造藏品很难抢到的假象。公司的藏品中有名人字画、古玩摆件等1100多件,经鉴定,绝大部分是赝品和伪造的。
价格被投资人越炒越高,当没有下一个投资人去抢拍藏品,平台就崩盘,受害的永远是崩盘前最后一个接手的投资人。从公司开业到崩盘仅仅3个月,几名嫌疑人非法分红获利一百多万元。
注册平台经销商资格→参与购买或投资某件物品(投入本金)→平台匹配买家自动卖出(获取利润)→本金+利润返还账户→ 鼓励加大投资并拉人参与
之前央视就有过报道,老人出门遛个弯,被业务员诱导进公司谈投资。
当时也是用名人字画作为噱头。
会议室环境比较封闭,进入这里后,公司的业务员就开始对老人们展开攻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们购买字画。
业务员通常会承诺,这些字画能够在在很短的时间可以翻几倍和几十倍、上百倍。而且她们投资完不用操心,公司能够代卖,保证稳赚不赔。
其实,由于购买字画的钱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多数老人并不是没有判断力,还是会十分谨慎。只是进入公司的老人们就如同羊入虎口,业务员还有一套一套的话术等着他们。
只要老人稍微松口,这些业务员以“必须今天交钱”“必须交现金”等说法,带老人直接到银行将定期存款提前取出。
为什么现在反诈宣传的力度这么大,还是有那么多人被骗?
老年人被骗是因为防骗意识弱,加上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少,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年轻人被骗则是多少源于赌徒心理和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到时候撤得够快,肯定不是被割的那个。
其次,在「副业」成为高频词的今年,大家确实都挺难的,都想多搞点钱。
因为渴望赚钱,所以会在网上找各种赚钱的路子,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找来的,大多数可能是那些想让你找到的「赚钱路子」。安友们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辨别能力,毕竟「躺赚」多是出现在梦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