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介凡人,面对这样的中奖诱惑,实在很难不心动,这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真相是,这看上去会砸中每一个抽奖者的“馅饼”,绝大部分是陷阱。以往我们对抽奖的认知是:找托、内定、暗箱操作。但有了万能的互联网后,抽奖门槛低到几分钟就能做一个自定义奖品、概率、抽奖次数的幸运大转盘。商家自用或投放到大流量平台,都是不错的导流和割韭菜方式。比如某男子在网上下载了一款游戏,玩了一会儿游戏后,就稀里糊涂地点了一个抽奖的页面,点击之后还真就中一个大奖——一箱限量版名酒。从中奖的页面可以看出他的运气似乎非常不错,该款限量版的“生肖纪念酒”是一等奖,并且“成本极高”,每人也只有一次领取机会。该男子在确认了确实存在“生肖纪念酒”并了解了其价格后,感到十分欣喜,便立即填写了姓名、联系方式、收获地址等信息,等待奖品的到来。填完信息的第二天,男子收到了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声称要收取198元的“物流保价费”,来保障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丢失或者损坏的情况可以得到赔偿。男子觉着这酒比较名贵,有个保价也在情理之中,于是收到快递时,男子就缴纳了198元。可当男子把快递打开后,才发现与之前自己搜索过的“生肖纪念酒”包装有些不一样,生产厂家也不同。男子扫描瓶身上的二维码发现该瓶酒的零售价是398元一瓶,随后找到了业内人士鉴定,业内人士尝了一口表明这个酒是典型的酒精勾兑,价值每瓶不超过20元。而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到的同一厂家、同一平台、包装都一模一样的“生肖纪念酒”,价格只有88元,每瓶只值14.6元,该男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类似的案例不在少数。总结一下,抽奖背后的套路大致分几类。套路一,抽奖是赤裸裸的骗局,中奖之后商家失踪,兑付无门。“互利帮发布微信扫码领1000红包任务,引诱进入抽奖页面完成任务,抽奖一次需支付金额10-200元不等,活动显示冲值300元抽奖结束后即可提现1000元,(实际上)充值300元后无法提现,并联系不到客服处理。”某用户投诉。
套路二,大额优惠券诱导消费,却买到低价伪劣商品。有媒体报道,消费者在网上抽奖后,发现自己竟然轻松中了2300元的优惠券,只需要另外支付380元就能购买一台扫地机器人。但最后看到产品,却发现它并非正品。套路三,做任务拿奖品,榨干你的价值后甩掉你。这类型任务的完成难度远超想象,被误导的用户只能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这里就有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案例。一名用户转转盘抽奖,抽到了一等奖1000元钱,规则是一个小时之内保护你的钱不让老鼠入侵。“一开始一个老鼠入侵会减掉1分钱、1块钱,最多三四块,到了最后五分钟,一次减九十多,不想让领钱就不让领吧,减钱减的也太过分了吧,浪费别人一个小时。”有匿名用户在投诉平台吐槽。虽然听上去一个小时给你1千块钱就不太靠谱,但出于人性的贪婪,很多人还是会试一试。网友花一个小时拉好友玩游戏“保卫”抽到的1000元,相当于免费帮平台获客,虽然没有钱财损失,但不免有一种被套路的感觉。套路四,诱导填写手机号,强行开通付费套餐。这类型抽奖的模式是中奖后要求输入手机号免费领取,结果未做提醒就直接开通付费套餐,典型的霸王套餐。网络抽奖套路遍布各大互联网平台,事实上,对于一些抽奖后商家消失、不能提现、奖品兑换无门的商家来说,基本上是利用抽奖活动博取关注和点击。而一些发放优惠券诱导消费的抽奖,其实相当于是商家做的市场投放。毕竟,看到一条广告大多数人不会点击,而抽个奖送一张大额优惠券,获客导流的作用就大多了。如果企业的私域流量不够大,找大平台合作是个好办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能在各种支付平台、视频、社交平台上看到很多抽奖。还有一些性质比较恶劣的情况是,商家通过抽奖强制用户购买或开通付费产品、诱导充值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种情况多数存在于广告主为了获得更好的产品销量和收益,在产品宣传中夸大宣传,通过抽奖变相销售,此种行为轻则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重则会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涉嫌诈骗罪。”某律师事务所人员分析道。大部分情况下,消费者即便吃了亏,不少人因为受骗数额不大,维权麻烦,便自认倒霉,不再追究商家的责任,客观上也助长了这一现象。立案查处的抽奖案件很少。
小珊在此提醒大家,通常抽奖套路隐藏颇深,大家不要贪图便宜,另外当发生消费纠纷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网络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寻求帮助。
另外,用户如在微信内发现此类抽奖链接,可直接投诉。
投诉外链:进入要投诉的外链页面-> 轻触右上角“···”-> 选择“投诉”-> 选择“投诉原因并填写投诉描述”。欢迎广大用户帮助我们发现此类中奖违规外链,一经核实,微信团队将立即按照规范进行处理。守护者计划|参与到百分百“中奖”后,我开始自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