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发现 四川宜宾林家巷,百米不到的巷子挤着三四十家裁缝铺。从孩子的婴儿装到老人家的寿衣,裁缝师傅都能做下来。他们不但服务穿衣讲究的宜宾人,也通过互联网,服务着天南海北。
在四川城市宜宾的市中心,能找到一条叫“林家巷”的道路。
但林家巷不属于林家。反倒是从它向两排居民楼之间延伸出来的一条分支小巷里,能找到最丰富的多样性:三四十家裁缝铺挤挤挨挨地开在一起,掌管铺子的裁缝们都是来自山南海北、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本地人、游客与外地商人穿梭其间,寻觅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巧手匠。
几十年历史的裁缝街,惯出了宜宾人的“挑剔”。用裁缝李姐姐的话来说,“只有宜宾人这么讲究,衣服一定要合身,所以喜欢定做,只要有一点点不对头也要拿来改。”
人们都愿意把衣服拿到裁缝街上改,自然是因为师傅们的技术精湛。成衣定做、打版、改衣、修补……几乎就没有裁缝们做不到的事情,乃至本地的服装店主,都喜欢拿着设计到裁缝街上打样。“从小孩子出生到老人家走了的寿衣,我们都能做,全部都能做下来。”李姐姐总是这样“自夸”。
裁缝街的名气甚至超出了宜宾九县一区。游客来了,加上师傅们的微信,回家后依然找他们定做衣服;外地商人用微信找师傅们下订单、商量加工的款式和标准,他们用快递将物料寄来宜宾,裁缝加工后又把成品邮递回去。
百米不到的裁缝街,就这样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服务着天南海北的客人。
裁缝街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许多手艺好的裁缝,借着改革开放的机遇,离开服装厂来到街上开裁缝铺,干起了个体经济,其中就包括现在26号铺铺主杨师傅的母亲——时至今日,偶尔还能看到退休的她在裁缝街上来回踱步,“巡视”这条她生活了30多年的街道。
到了2000年代,政府出手将裁缝摊都统一安置到如今的巷子里,给每家划分了铺位,安上雨棚,免去商户的租金管理费,还给他们聘请保安维持秩序。于是,裁缝街进入到了规范化经营的时代,至今依然兴旺发达。
也许经历过摆摊时代动荡生活的师傅们,会特别珍惜规范化经营的时光。因此,虽说他们可以自由安排经营时间,但他们还是保守着老一辈人的习惯,总是喜欢起早贪黑地工作,累了也只是趴桌子上小睡一会儿。尽管这么忙碌,李姐姐还是会在中午饭点时间给女儿打一个微信电话,仅仅是为了看外孙有没有好好吃饭。
“他非要妈妈在的时候吃饭才乖。”她用指头点点屏幕上那个活泼的小孩子,眼神里充满了宠溺。
虽然在年轻人看来,裁缝是一门“夕阳行业”,但裁缝街的老师傅们从来不吝于拥抱新技术。三十年间,他们的缝纫机升级了三代,从手摇缝纫机更新到计算机操控的新款式;他们也喜欢将订单发到群里,跟其他师傅讨论应该用什么手艺来处理;更别说,几乎每个铺位上都贴着微信支付收款二维码,这给他们省去了不少找零的麻烦。
“收15块钱。”师傅说着将装有衣服的塑料袋递给顾客。
“嘀”的尖锐一声,像一根针头,将旧行业与新技术细细穿引了起来。